生态景观水处理
湖泊水净化治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养殖污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对水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使得大量的氮、磷及有机质等营养物质富集,导致我国大部分浅水湖泊及河道呈现富营养化污染状态,水质恶化。同时水体中外源有机污染物的积累也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导致水体缺氧并滋生厌氧微生物,水体透明度变差、颜色发暗,甚至有异味,严重的可造成水体发黑发臭,成为黑臭水体,丧失水体功能。湖泊因其多为近于封闭的静止或缓流的浅层水体,具有流动性较差、水体流速低、水动力条件极差、水体自净能力有限等特点,因而一旦受到外界污染则很难自行修复,从而成为富营养化和黑臭问题的集中爆发点。
众所周知,湖泊水体污染实则是水体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污染负荷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仅靠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难以完成净化过程。目前常见的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大致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截污、清淤、引水等水利工程,以及气浮、增氧、人工遭流等措施;化学处理法涉及絮凝沉淀、药物灭藻等措施,而生物法利用特定的水生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通过其新陈代谢过程对水体污染物进行吸收、转化或降解,达到减少或消除水体污染,去除水体营养物质及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微生物处理、水生植物操纵调控等方法。
“三分治理、七分养护”,这是水体生态修复处理的经验总结,也充分说明了水体污染重在预防,包括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护坡等工程措施,尽可能削弱甚至避免水体受污染。而一旦湖泊水体出现了污染,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则其治理将是相对较难的一个过程,唯有在去除水体污染物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水体生态平衡系统,增强水体的生态恢复与自净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水质黑臭的问题。
湖泊生态修复治理方法主要有:生态清淤、生态护岸、人工浮岛、人工湿地、浮萍治理等等。
生态清淤
湖泊传统清淤不仅耗时周期长,人力使用、财力费用巨大,同时几亿造成二次生态污染,破坏原有水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态损失,而生态清淤(环保清淤)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无二次污染,具有可持续性,是近年来河道清淤的主要方向之一。
【生态清淤效果对比】
生态护岸
湖泊的生态边坡与传统的水泥硬质护岸边坡相比,绿色护岸和生态边坡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小气候的调节,同时对雨污水有着很好的预处理作用。
【生态护坡结构示意图】
【传统护岸与生态护岸对比】
传统护岸
生态护岸
人工浮岛
湖泊的人工浮岛(生物浮岛)所种植的植物直接从水中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可以作为河湖水质生物修复的有效补充。将生态与生物技术结合为一体,可大大提高净化效率。
【人工浮岛净水原理图】
【人工浮岛效果图】
人工湿地
湖泊的人工湿地生态护岸技术是针对那些雨污水等面源污染排入量大的河湖实行的污染源控制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将岸边原有的混凝土或石层表面河岸改造成垂流、面流复合湿地或人工潜流湿地系统,铺设生态边坡草坪、生态绿化景观绿篱,建设雨水隔挡净化池槽等,有效控制面源污染。
湿地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的区域之一。人工湿地可以利用天然或人工构筑水池或沟槽,在底面铺设防渗层,并充填一定深度的土壤和填料组成填料床,表面种植一些生长快速的耐水植物(如芦苇、香蒲等),形成一个含多种基质和生物的独特生态环境。因而人工湿地是一种良好的污染河水的水质净化技术。根据水流方式,人工湿地可以分为潜流(SSF)和表面流(FWS)两种。其净化机理主要有:a.过滤和沉降;b.吸附和离子交换;c.污染物的降解;d.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e.对病原体的灭活。在具体的应用中,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基质(土壤和填料),根据实际情况种植不同的植物,利用系统中不同基质、植物、微生物和动物形成的独特生态环境,对污染河水进行净化。
【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
【人工湿地效果图】
浮萍治理
浮萍作为浮叶植物,少量生长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是一旦形成规模式暴发,就对水体表观以及水质造成恶劣影响。我公司采用生物-生态修复治理浮萍技术,成功的完成多项浮萍治理。
【浮萍治理效果图】